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变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0-03-04     查看次数: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防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这是理性认识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影响,基于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的现实情况作出的科学研判,为我们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指明了方向。

  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这为我们理性认识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坚持用质变与量变的观点看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改变。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既要看量的方面,也要看质的方面。总的来看,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只是量的变化,即经济增长速度的快与缓或量的多与少,但是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不会带来质的改变,即经济增长的态势不会变,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

  坚持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看影响。这种影响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综观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既带来巨大的挑战,也带来难得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疫情影响了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延缓了消费需求的释放,造成了经济发展短期的曲折波动,但也积蓄了大量消费需求,激发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潜能,催生了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注入了动力。

  坚持用否定之否定的眼光看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而不是长期的、全局的。一切事物都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是短期性而非长期性、是局部性而非全局性。时间上主要影响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估对第二、三、四季度影响较小,从全年来说增长速度会保持在合理区间;空间上主要影响武汉等疫情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所受影响较小,从全国来看风险基本在可控范围;产业上主要影响第三产业,第一、第二产业所受影响较小,从整体来讲对生产影响有限。

  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

  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没有变,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在大灾大难之后迅速恢复,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精神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党的坚强领导为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为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变,提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积累了扎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工业体系,在互联网+、5G技术等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装备;蕴藏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拥有着近9亿劳动力资源、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这些雄厚积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源泉和动力。

  经济长期向好的条件没有变,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催生了超大规模、潜力巨大、供求多元的内需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与利用外资成就斐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梯次发展的有利局面。这些使我国具备了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充分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为我国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提供了基本遵循。

  深根固本,为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提供保障。一是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集聚资源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三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勇气和斗志,激发全国人民只争朝夕发展经济的豪情和壮志。

  化危为机,为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奠定基础。一是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在确保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二是要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旅游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培育壮大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三是要保障相关重点群体就业。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注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有的放矢,为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创造条件。一是要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能。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既有利于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商品供给,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消费需求。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三是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大考。我们坚信,只要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也一定能够把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动能充分释放出来,为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增添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精准施策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
下一条: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张小虎博士访问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