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湘潭大学中国—非洲经贸法律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合作岳麓论坛“中非法律与人文交流专题会议”在湘潭大学法学楼204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办会形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詹世明主任和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副秘书长、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洪永红教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邀请了多位中非合作交流专家学者,与老师同学们共同讨论与交流。
中国亚非学会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研究中心舒展主任提到,中非交流的研究人员应当深入基层,掌握一手资料,切实了解中非之间相当程度的民间交往。
湖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新华教授指出,要加强中非民间舆论和媒体的治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非合作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湖南卫视等媒体平台,多渠道扭转中非普通群众对彼此的刻板印象。
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教授认为,中非合作抗疫应当和中国支持非洲经济发展并重,中非人文交流在疫情背景下不能松懈。
话剧《呼佳姆博,非洲》出品人、策划王双印编剧提到,中非现状更多的是“交往”而非“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先形式后实质,通过各种艺术形式逐步分享中非的灿烂文化。
湖南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红教授指出,我们应当重视中非交流中存在的政府热而民间冷,研究热而实务冷的现象,推动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高度融合。
姓氏文化专家、世界百家姓总会秘书长、非洲环球招报编辑严凡高先生提到,应通过“非洲民间交流与促进会”等组织机构,真正发挥“民间外交”在中非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厦门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韩秀丽教授通过分享诸多法律案件,呼吁大家在社会骚乱背景下重视国际投资法中的充分保护与安全条款(FPS),并利用这一条款加强对海外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伟东主任认为,蒙内铁路案件是中国“一带一路”过程中所遇问题的缩影,中方企业应当依法合规经营、积极主动采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注重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中方政府也应注重政府间融资合作条款的完善并全程监管、积极协调跨国集团的工程合作项目。
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副院长、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副教授张小虎则从南非矿业本土化立法的细处入手,分析了南非矿业本土化立法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向大家展示了南非法律对于人权的充分保障。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的发言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看待中非合作交流的视野,而且深化了对新形势中非人文交流的研究。(文/朱璇、徐钦萍 图/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