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公法论坛第三期成功举办
来源: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发布日期:2021-11-24     查看次数:
文章来源

2021年11月23日晚,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公法论坛第三期在法学楼东附一楼会议室成功举行。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宪法与行政法学科组张彬博士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拓展实践的检视与反思》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报告。本次论坛由湘潭大学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科组黄鑫博士担任主持,黄明儒教授、刘欣琦博士、谭达宗博士、张雨博士、贺译葶博士、王译博士等老师以及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张彬博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历程,接着围绕“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从四个部分展开讲解,即论点交锋:公益诉讼是否有界限;拓展实践:“等”外公共利益的选择;实践检视:“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实践反思:“公益诉讼有边界”。

在第一部分论点交锋中,张彬博士指出当前学界对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拓展的程度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即实现公共利益的全覆盖、分阶段实现全覆盖、重点拓展“等内”领域、公益诉讼拓展有边界和禁区。

接着,张彬博士从规范层面和司法层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已有的拓展实践,指出地方省级人大常委会出台的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关于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决定一方面为各省拓展实践提供了规范依据和指引,但这些决定在列举之后使用“等”字亦为拓展之外的拓展留有余地。而且从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以及相关文件来看,现有拓展呈现三种趋势,即向政策拓展,落实中央精神;向民生拓展,体现司法为民宗旨;向风险拓展,服务时代大局。

基于现有拓展实践,张彬博士从三个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欠缺系统的判断标准;二是拓展权限泛化;三是程序性不足,“等”外拓展说理不充分。而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张彬博士认为是基于两种“错误”认识,即将公共利益等同于公益诉讼、将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权等同于法律监督权。为此,张彬博士从“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特征与考量因素”和“公共利益保护中的权力构造: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性质”两个角度进行反思,一方面认为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是进行慎重选择之后的公共利益,而非所有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指出基于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检察机关本身就可以对行政职权所能覆盖的领域实现监督,并非一定要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此外,基于司法有限主义,司法权在公益维护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无法胜任无限的公益保护。故此,张彬博士提出,现代社会公益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过分强调检察公益诉讼,过分拓展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都不利于其他主体参与公益治理,尤其是制约了行政机关作为公益维护首要主体的地位。

张彬博士讲解结束后,论坛进入评议环节,与会老师围绕此次专题的标题、结构和内容等展开了激烈讨论。

王译博士指出民事公益诉讼的存在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其纠纷解决的必要性不足,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无法体现法律监督。而行政公益诉讼应该大力提倡,可以监督纠正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行为,体现其法律监督性。并就公共利益的标准问题以及“等内”探索究竟是对范围的限缩还是拓展与张彬博士进行了讨论。

651B4

张雨博士和贺译葶博士就公共利益选择中比例原则的适用提出疑问,认为比例原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理论,用这样一个抽象的理论去证明一个更为抽象的公共利益,是否合适,需要进一步说明。并就张彬博士所举“苏绣”事例是否会侵害公共利益的问题与张彬博士进行了讨论。

800e9774720f9b604fe27fa8831192f

刘欣琦博士就论文的重心、公共利益的识别、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评析,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文章重心不集中,基础理论分析比较薄弱,应当着重加强:二是公共利益的识别非常难,通过公共利益的识别去框定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是否可行,值得讨论;三是公共利益的判断不等于公益诉讼的领域,文章应该重点研究范围问题,而非公共利益的判断问题;四是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关系与文章的紧密度不高,建议借鉴日本公益诉讼相关制度去完善客观公益诉讼所涉及的领域。

谭达宗博士从规范分析角度为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他提出,可以从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两个角度进行规范分析,就形式标准而言,立法法第8条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关于“司法制度”的法律保留原则可以作为规范分析的出发点,分析中央发布的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关于拓展案件范围的文件、地方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决定以及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案例等是否存在解释空间;就实质标准而言,则是讨论公共利益受损的程度,梳理现有立法,从中寻找判断公共利益受损程度的“关键词”,比如《安全生产法》中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关于“重大安全事故”的标准在行政法规中就有明确。谭达宗博士指出,这篇文章按照规范分析思路进行研究,逻辑会更加清晰,而且最后落据点会避开“公共利益的识别”,而是提供一个具体的在立法上如何拓展的一个行动方案。

最后,主持人黄鑫博士针对各位老师提出的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的适用、生存权与发展权等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决定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拓展,“等”字其实是为下一次扩展留下空间,地方人大常委会无需也无权进行拓展;另外,文章中提到的生存权发展权,其实是集体人权,很多时候并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分别就文章结构、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关系、公共利益的识别等问题与张彬博士和点评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

晚上十点整,整场论坛落下帷幕。黄鑫老师对参加本次论坛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论坛对于思想的碰撞,师生交流,学生视野的拓展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公法论坛是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整合公法研究团队打造的一个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活跃湘大法学学术气氛、提高公法研究水平,计划每两周开展一次专业的学术讲座。公法论坛第一期由欧爱民院长以《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法治特色——基于党的领导的逻辑展开》为主题进行开场,已于2021年10月19日晚在法学楼东附一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公法论坛第二期由宪法与行政法学科点刘欣琦博士作《论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补充证据的效力——兼论对<行诉解释>第22条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关于复议维持规定的质疑》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已于2021年11月4日在法学楼东附一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上一条:第十七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在湘潭大学成功召开!
下一条:湘大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师生赴校外交流学习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