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之湘江青年法学论坛如期举行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19     查看次数:
文章来源


6月17日晚7点,法学楼东附一楼报告厅灯火通明,湘潭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之湘江青年法学论坛如期举行,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2007级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李翔和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健分别以“从哲思中走出法学的迷失”和“知识分子的道义之法”为题作了论坛主题发言,本次论坛评议人分别是来自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和哲史院的兰自鲲、黄华松同学,论坛还邀请了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副院长胡平仁教授、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谭志君副教授、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袁辉初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哲史院及各兄弟院系的研究生们济济一堂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翔同学的发言首先向我们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他认为哲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来源于生活而最终要回到生活中去,法亦是如此,然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是从西方搬来的,是“西法东渐”的结果,因而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法学的品格,即脱离了生活。他用大量事实依据论证了他所认为的法是“搬来之法”,并举近年来诸多社会问题泛法律化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法学家们其实是“缺少哲思”、“缺少不受过多干涉的宽松制度”的。最后,他总结认为“中国法学家们能在静谧深夜孤单、痛苦思辩的时候才是中国法学走出迷失困境的时候”。

作为主攻中国哲学和历史的李健同学的发言明显与其所学专业联系密切,他引经据典,从《说文解字》《孟子》《梅花岭记》《史记》等古典中解释了“法”的由来和含义。他总结认为在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忧患意识往往与法、道、义是相关联的,而面临身份困惑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并没有对法充分重视,而实际上法是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规范和秩序的一种文字性解释,法的成文和实践都是知识分子的意志体现,也就是说法是知识分子的代言,而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代言,法律的存在就是在为世道担当衡量公平的标准,就是知识分子道义之法,也是他们的终极关怀。最后,李健同学用宋明儒学家张横渠的著名“横渠四句”总结了知识分子的道义之法内容,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两位主讲人的发言博得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论坛最后,评议人进行了评议,点评老师胡平仁教授、谭志君副教授、袁辉初副教授分别对两位的主题发言以及论坛形式做了精彩点评,并鼓励广大研究生多参与和开展类似学术活动,用以拓展研究生们的视野,增强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

最后,本次论坛在一片和谐气氛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喜报:我院廖永安等四位教师在湖南省2008年中青年高等教育优秀论文评审中获奖
下一条:郭树理老师参加亚洲体育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